去年元旦、春节期间,在配合山西省纪委“四风”督查组监督检查市属某学校时,我们发现了这么一起“四风”问题线索。
“小王,你过来看看这几张培训发票,有什么异常!”督查组的高组长说。
接过账本,我细细查看培训发票及附后的培训邀请函。“目的地,上海;培训名目,中小学课本课程开发专题;发函单位,某教育咨询中心。”我拿着培训函,心中有了猜疑。
“高组长,这张培训函很蹊跷。不但从排版、落款、印章来看不规范,甚至文中还有错别字,您看!”我一边说一边指出。
“这是一家什么机构呢?你上网查询一下。”
“高组长,该机构没有官方网站,网上只有几句简介:某教育咨询中心是国内行业内知名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,集科研、培训、应用、宣传于一体……”
“小王,除了这张培训函,还有其他的吗?”
“有!还有不少其他机构发的培训函:某学校文化研究分会组织的校园排舞及拓展教学培训,某语言文字报刊组织的真语文系列活动暨真语文微课大赛,某组织委员会组织的中国国际合唱节暨和谐之声合唱指挥研修班,等等。”我一字一句地读完。
“这些肯定不是官方组织的培训。”
“小王,你把该学校一年来的外出培训梳理一下,我们抽几个人再去其他学校看看,看是不是存在系统性问题。”高组长交代。
这边我们对该学校外出培训的相关情况进行整理,那边高组长又安排人手对其他学校进行监督检查。
果不其然,督查组又发现了“中小学教学与教研创新研讨暨教研员、教研组长、教学管理干部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”“透过全国大赛获奖者案例,研究高效能课堂语文、数学教学观摩活动”等培训。真是名目繁杂,令人眼花缭乱。
一张培训邀请函,揭开了多所中小学的“培训乱象”。
最终,市纪委在对相关人员严肃问责的同时督促教育部门开展系统整治。教育部门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,制定出台了《关于严格规范教育系统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的若干规定》,严禁中小学校参加民间学术团体组织的外出培训活动。
窥一斑可知全豹,观滴水可知沧海。执纪监督要见微知著,注重揭示背后的普遍性、系统性问题,做好执纪监督的“后半篇文章”,发挥监督检查的最大功效。